《人民法院报》9月8日采风版牛弘配资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
近年来,面对商事金融新类型、批量化纠纷持续增长的现状,汕头两级法院充分发挥金融审判职能作用,紧紧围绕促推深化金融改革、服务实体经济、助力防控金融风险三项任务,不断创新审判机制,通过做好“内外协同发力、多部门联动解纷、延伸前端治理”三道加法,护航金融业健康发展、行稳致远。
做好专业审判稳定市场预期
“2021年以来,大量以涉农村集体土地和城镇房屋租赁为代表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涌入汕头法院,此类案件呈现收案增幅大、矛盾化解难、易出现群体性事件等特点,两级法院审理过程中,在合同效力、最长租赁期、空置期的认定等方面的裁判标准分歧较大……”
2024年11月,汕头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对全市法院审理的上述类型纠纷进行全面梳理,并重点研究分析二审发改案件,形成了《关于涉农村集体土地和城镇房屋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有关情况调研报告》,进一步统一裁判尺度,为从源头上规范全市农村集体土地和城镇房屋租赁市场提供有效参考。
据汕头中院民二庭副庭长庄晓燕介绍,以二审改判的上诉人黄某与被上诉人陈某及原审第三人汕头市某社区居民委员会租赁合同纠纷一案为例,其中出现的一审适用法律错误,就属于典型。
2015年,陈某向某社区居委会租下4亩山坡地,租期10年。2021年,陈某将该地转租给黄某。后因黄某拖欠租金,陈某诉至法院。
“该案的争议焦点是黄某与陈某签订的案涉租赁合同效力及当事人责任分担问题。”庄晓燕介绍,陈某与黄某均未提交证据证明案涉地块取得建设用地批准书或办理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审批手续,故案涉租赁合同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而无效。一审法院认定案涉租赁合同合法有效,适用法律错误,汕头中院依法予以纠正,且双方当事人对导致合同无效均有过错,应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此类案件关联性强、群体性突出,若在法律适用上持续存在诸多误区和争议,不利于发挥司法裁判的示范引领作用、不利于稳定市场预期。”庄晓燕表示,“法院依法公平公正解决租赁纠纷,树立起租赁市场诚信守法的正确导向,才能维护市场健康发展秩序。”
近年来,汕头法院严守商事金融审判质效“生命线”,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和研讨分析机制,靠前关注新类型案件,并借助专业法官会议、专题调研等方式厘清关键问题,确定裁判新思路,及时疏通金融运行堵点。汕头中院持续完善条线指导机制,聚焦疑难复杂案件,定期召开条线业务指导会,编订《商事金融裁判要点摘编》,推进类案批量化解,实现“办理一案、化解一片、教育一方”,助力稳定市场预期。2023年以来,两级法院共审结金融一审案件403起。
做优多元解纷 提升服务质效
“感谢凤西法庭工作人员和调解员牛弘配资,因为你们的专业、耐心和公正,我才能顺利拿回欠款。”今年1月,当事人阿亮给汕头市澄海区人民法院凤西人民法庭送来一封感谢信,感激之情跃然纸上。
困扰了阿亮两年的这笔欠款,本金只有6520元,金额并不大,难办的是欠款人阿聪“失联”了。
凤西法庭庭长庄旭仔细查看立案材料后,认为案情简单,事实清楚,比起开庭,调解或许更有利于消除阿聪的逃避心理,保障后续履行。便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引导双方到“老蔡调解工作室”进行调解。
“一开始我感到有点无从下手。”调解员蔡泽平眉头紧锁,“还是法官给我分析了案情,明确这里边没有复杂的法律关系,重点是要解开双方心结,我才有了底气。”
原来,阿亮早前为追回欠款,还给阿聪邮寄过丧事用的纸钱,导致阿聪对他心存怨愤,才断了联系。为此,蔡泽平和另一位调解员蔡锦鸿下了很大功夫,对双方进行“背靠背”调解:一方面找到阿聪的叔叔,通过他联系上阿聪,了解阿聪的现状和想法,寻找还款方案;另一方面从人情世故出发,严肃批评阿亮邮寄纸钱的行为,让阿亮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
在调解员的耐心说理中,阿亮先认了错,表示愿意道歉,阿聪也积极配合协商,但因其经济实在困难,最终定下由阿聪的叔叔先代为偿还这笔欠款。调解协议一签订,凤西法庭便进行了司法确认。
作为金融商事专业法庭,凤西法庭不断优化与各司法所、镇街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工作室的联动联调,做实定分止争,努力寻找民间借贷、金融借款、信用卡等矛盾纠纷的最优解。
“我们与法庭联动调解的案件,得到各当事人和企业的认可,自动履行率一直保持100%。”蔡泽平的评价,是汕头法院深化商事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最生动的注脚。
近年来,汕头法院持续强化商事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汕头监管分局等单位联合出台《汕头市金融监管与司法联动协作机制实施方案》,与中国人民银行汕头市分行等21家金融监管机构或组织建立诉调对接机制,吸收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强的专家、律师、金融从业者加入调解员队伍,3年共调解撤诉商事金融纠纷2816件。
做实前端治理 强化风险防控
商事金融审判是产业发展的“晴雨表”,不仅关乎百姓民生的“钱袋子”,更能助力金融“活水”滋养实体经济千行百业。
“近年来,我们在审判中发现商事金融领域苗头性问题频现,普遍性问题棘手,冲击金融安全防线,需从前端治理着手,全面提高金融消费者、从业人员、机构风险防范和应对意识。”汕头中院民二庭庭长郭建龙介绍道,以涉汽车融资租赁案件为例,名为融资租赁实为借贷的现象较为普遍,个别案件当事人缺乏汽车融资租赁资质,通过层层马甲包装后违规从事汽车融资租赁业务,对不合格租赁物开展售后回租或虚构租赁物进行融资,以隐蔽行为扰乱金融市场,增加金融风险。
金融市场要发展,风险防范是关键。今年1月,汕头中院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汕头监管分局签署《关于全面深化金融纠纷前端治理协同工作备忘录》,双方共同推动司法与监管数据对接,提高重点领域矛盾纠纷数据分析和预测预警预防能力,增强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及时性、精准性。
“个人征信很重要,进行消费贷的时候要科学评估自身还贷能力。”
“融资要选择正规机构和渠道,不能为了解一时困境,忽视背后的高风险。”
“融资租赁是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好工具,用对用好了就是双赢。”带着典型案例和翔实的数据,3月14日,汕头中院民二庭干警们与金融监管部门工作人员一起来到商业街,为商户和消费者进行金融相关法律知识的讲解。
“法院发的这份手册很管用,我要带回去好好研究,争取扫除更多金融知识盲区。”有市民称赞道。
2023年以来,汕头两级法院共开展各类普法活动308场。
“金融的安全靠制度、活力在市场、秩序靠法治。”汕头中院有关负责人表示,汕头法院将持续联动金融监管部门,聚焦商事金融领域发展需求,推进纠纷预防与多元化解,加强金融债权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和风险防控,为优化金融营商环境、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司法保障。
来源:人民法院报 汕头中院
审核:林晔晗
编校:何雪娜
采写:吁 青 邱梓喆 林嘉斯
股票配资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